栏目分类

咨询热线

0734-3388666

大变样!西工区51个老旧小区……

坚持“先民生、后提升”“一院一策”高质量推进,西工区51个老旧小区换“新颜”,惠及群众1.4万户5万余人。

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:要持续画好画精画美城市建设“工笔画”,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提高城市颜值、涵养城市内涵的有效手段,更是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、满足感的重大民生工程。

西工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,坚持“先民生、后提升”,“一院一策”高质量推进,把民生实事切实办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
汉屯路12号院于1982年建成投用,共有两栋楼56户居民。

在改造之前,由于年久失修、条件简陋,很多年轻人都搬走了,留下的多是老年人。

八十四岁的姚玉英,在这里居住了近四十年,她告诉记者,现在的小区,路平了、灯亮了、颜值也提升了,生活十分舒心,原来的老旧小区变成了居民们的“幸福院儿”!

改造了以后,大家伙也没掏一分钱,都是国家政策好。国家投资把小区全方位改造,感谢政府,感谢各级领导对居民的关心。

老旧小区改造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的有效载体。作为洛阳市的老行政区,西工区符合老旧小区改造条件的小区共518个,占全市改造总数的41.3%。老旧小区怎么改?群众工作如何做?西工区坚持“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,群众的事群众参与办”,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,做好摸底、规划先行等前期工作。

日前,在行署路二号院,一场由社区党支部召集的群众征求小区改造意见会正在进行。

王梅柯是行署路社区党总支书记,据他介绍,从去年小区实施改造工作以来,他们就成立了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,居民会议、听取业主委员会、党员代表意见等形式,征求意见会已经开了十几次。

行署路二号院总共有17栋住宅楼,约2000多人。由于长时间缺乏管理,改造伊始,大家是“各吹各的号、各唱各的调”,意见很难统一。

居民的气儿顺了,想法得到尊重了,工作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,王梅柯说。

经过近3个月的改造,现在的行署路二号院路宽了、灯亮了,房屋裹上了新外衣,空中乱如蛛网的各种线路也入了地,满足条件的一栋单元楼还装上了新电梯。

虽然小区的改造尚未完全结束,但望着眼前的景象,很多居民觉得——幸福的画卷已经在他们的面前徐徐展开。

我认为咱们这个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,从工作上看,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。特别是区委书记晚上来听听民生和对小区改造的意见,群众是很受感动的。

把“改什么,怎么改,谁先改”的权利交给居民,实行“一院一策”,按照“党建、‘四治’并进、服务进村(社区)”的要求,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这些成功经验,使西工区的一大批问题多、条件差、“无主管”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。

据统计,西工区先后完成了51个老旧小区134栋楼的提升改造,惠及1.4万户居民5万余人。

2021年我们计划改造172个小区,涉及居民1.48万户五万余人,改造面积118万平方米。今年我们按照市委组团连片改造精神,分片区进行改造,计划改造10个片区。下一步我们在十四五期间、十四五末,把西工区建成于2000年之前的小区全部改造一遍。惠民生、补短板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。

上一篇: 暂无数据 下一篇: 数字经济新时代下 不可错失的房产平台新机遇
温馨提示: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
密码错误, 请重新输入!